全國首創!余泥渣土可再生成建筑材料 |
|||
來源:中國寧波網 |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08日|||
摘要:
在寧波交工集團下屬余姚黃家埠鎮小岙山礦區,綠色零排余泥渣土資源化再生利用生產線近日投產。該集團總工程師宋冰泉告訴記者,此舉系國內首創,對于建筑領域資源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意義。 |
|||
礦山留下的原本需要清理的余泥渣土,如今通過再利用就能變成建筑材料,用于大型工程建設。 在寧波交工集團下屬余姚黃家埠鎮小岙山礦區,綠色零排余泥渣土資源化再生利用生產線近日投產。該集團總工程師宋冰泉告訴記者,此舉系國內首創,對于建筑領域資源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意義。 綠色零排余泥渣土資源化再生利用生產線。記者范洪/攝 據介紹,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各類工程項目建設產生的建筑工程渣土、泥漿日益增加,將建筑垃圾資源化應用,是解決工程渣土、工程泥漿處置問題的唯一出路,一旦研發成功,可將其變成可利用資源,用于路基工程、場地回填、基坑回填、堆山造景等工程。 記者了解到,這套生產線的投產,一方面,解決了該礦區余泥渣土消納問題,避免了余泥渣土拋棄帶來的水土污染及無序堆放引起的地質災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建設工程對礦石骨料、宕渣的依賴,節省天然砂石資源,有利促進礦山余泥資源化利用循環發展。 產線正在生產。記者 范洪/攝 數據顯示,僅去年一年,寧波中心城區核準的工程渣土就達6312萬噸,末端消納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壓力逐年加大,無論是消納場填埋、基礎回填還是山塘傾倒,都易產生二次污染和災害。 宋冰泉告訴記者,針對寧波建筑工程渣土、廢棄泥漿及礦山余泥難處理這一社會痛點,寧波交通集團從2019年開始進行相關研究,主要針對寧波地區海相沉積淤泥質渣土、廢棄泥漿及礦山余泥,經規?;咝ЬC合處理,作為軟土地區高等級道路輕質路堤的高品質填筑材料,有效降低路基附加應力及工后沉降。此課題被列入寧波市“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 這條新建成投產的礦山余泥資源化利用自動化產線,占地面積6200平方米,總處理量不小于1200噸/天,年產量25萬噸。余泥渣土資源化再生利用生產線以壓濾泥餅作為原材料,經全自動成套生產線轉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新型綠色建筑材料,并回歸于基礎設施建設。 渣土變成了成品建材等待出廠。記者 范洪/攝 據專家估計,該項目成果如果推廣至寧波市其他建筑項目,按照實現50%至60%的建筑工程渣土、泥漿資源化利用計算,預計寧波每年將產生約3000萬噸再生資源,以每噸節約30元計算,全市每年可節約建設工程費用近9億元,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余建文 范洪 鄧雪 李慶冰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