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典型案例: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文安鋼鐵有限公司 |
|||
來源:生態環境部 |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6日|||
摘要:
2021年7月以來,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關于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中開展碳排放評價試點的通知》等文件,推動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工作。目前,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果。這項工作正處于創新探索階段,急需基于已有的實踐廣泛交流借鑒。為此,現特以國內外“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典型案例”為主題陸續發布,供交流借鑒。 |
|||
2021年7月以來,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關于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中開展碳排放評價試點的通知》等文件,推動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工作。目前,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果。這項工作正處于創新探索階段,急需基于已有的實踐廣泛交流借鑒。為此,現特以國內外“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典型案例”為主題陸續發布,供交流借鑒。 一、基本情況 該項目為長流程鋼鐵升級改造(退城搬遷)項目,通過淘汰文安鋼鐵現有廠區生產裝備,在河北省武安市南洺河工業園內建設1臺280m²燒結機、1條120萬噸/年鏈篦機-回轉窯球團生產線、1座1430m³高爐、1座120噸轉爐、1座600噸/天麥爾茲石灰窯、1套KR鐵水預處理裝置、2座120噸LF精煉爐(一用一備)、1座120噸RH精煉爐、1座120噸VD/VOD精煉爐、1條1450mm熱連軋生產線、1條50萬噸礦渣粉生產線與1條45萬噸鋼渣加工處理線。項目建成后,具備年產燒結礦280萬噸、球團礦120萬噸、鐵水127.87萬噸、鋼坯135萬噸、熱軋商品卷200萬噸的生產能力。 二、技術探索 根據《河北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技術指南(試行)》,該項目分別核算了現有工程、升級改造項目實施后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分工序對燒結、球團、煉鐵、煉鋼、石灰、制氧、鋼渣加工及礦渣微粉生產設施核算邊界內排放源進行識別,核算了化石燃料(包含物料運輸設備設施燃料油)燃燒、工業過程排放及凈購入電力和熱力所對應的碳排放量,同時扣除固碳產品(粗鋼)隱含的碳排放量,探索了鋼鐵行業全工序溫室氣體排放評價基準。 三、工作亮點 該項目通過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提出了一系列的減污降碳技術措施。一是進行生產工藝結構調整(球團代替燒結),采取源頭降碳,淘汰現有2座108m²步進式燒結機和1座200m²帶式燒結機,減量置換升級建設1座280m²帶式燒結機和1座120萬噸鏈篦機-回轉窯。二是優化生產過程,采用燒結煙氣循環技術、高爐沖渣水直接換熱回收余熱技術、旋切式高風溫頂燃熱風爐節能技術、轉爐煤氣干法回收技術、煉鋼非穩態余熱回收及飽和蒸汽發電技術等節能降碳措施,煉鐵工序及轉爐煉鋼工序能耗均達到能效標桿水平。三是優化末端污染治理措施協同降碳,采用過濾風速更低、除塵效率更高的折疊濾筒除塵器代替布袋除塵器,燒結和球團煙氣采用脫硫脫硝效率更高、煙氣溫降更小、技術更成熟的“CFB脫硫+SCR脫硝”處理工藝。四是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對燒結機頭煙氣、球團焙燒煙氣、熱風爐煙氣、轉爐煙氣、精煉爐煙氣、加熱爐煙氣、石灰焙燒煙氣等排放制定了每季度一次的二氧化碳監測計劃。 四、評價成效 該項目實施后,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較現有工程分別減少約529噸/年、216噸/年、626噸/年、29萬噸/年,減排比例分別為56%、41%、51%和10%。在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時,碳減排效果也較為明顯。升級改造項目燒結、煉鐵工序碳排放水平相比于現有工程明顯下降。 專家點評 該案例依據《河北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技術指南(試行)》核算了長流程鋼鐵生產全部工序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工序探索了鋼鐵行業溫室氣體排放評價基準。在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進一步優化了建設項目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節能降碳,從源頭采取措施,并探索提出事中事后管理工作內容和要求,推動實現減污降碳。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