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規模超1.2萬億元,一起去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看看這些新技術→ |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19日|||
摘要:
18日,2023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在遼寧沈陽開幕。一系列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創新應用集中展出。 |
|||
18日,2023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在遼寧沈陽開幕。一系列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創新應用集中展出。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超1.2萬億元 會上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報告(2023)》顯示,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已從起步探索階段轉向快速推進階段,產業規模超1.2萬億元。目前,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覆蓋工業大類的85%以上,全國已建成近8000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什么是工業互聯網? 什么是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展出了哪些硬核技術?工業遇到互聯網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工業互聯網? 專業上來說,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 聽起來挺復雜,簡單來說,工業互聯網的三要素是人、數據、機器。它就像一座打通現代數據孤島的橋梁,能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 可超速旋轉的CT 如何讓器官"現原形"? 去醫院做CT,我們總是會陷入各種數據和影像的迷霧中,但是有了工業互聯網的加持,不僅能夠清晰立體地看到自己的真實器官,還能控制它在自己的手中任意旋轉,這樣的CT,是如何讓“看不見”的人體器官“現出原形”的呢? 總臺央視記者 李承澤:這臺就是國內首臺512層CT,它是目前國產CT的最高水平。它對比傳統CT,可以“超速旋轉”,有多快呢?0.2s即可以完成一個成人心臟的掃描,并且在自由呼吸,自由心率下高清成像,再結合人工智能和醫療元宇宙之后,經過30秒的時間就可以生成的三維立體心臟的模型。戴上混合現實眼鏡之后,三維立體心臟模型就抓在手中了,可以自由地放大、縮小、旋轉。 參展商 馬銳兵:對于家屬和患者而言,可以第一時間直觀立體了解到心臟的情況,緩解術前焦慮。對于醫生而言,該技術突破了傳統診療模式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三維空間里展示心臟結構、血管分布以及病灶位置等,幫助醫生準確地進行(手術)路徑的規劃、手術的操作演練,在術中可以提供操作的引導決策的支持。 同時,該技術在設備教學上,通過對醫療設備進行虛擬仿真,建設虛擬化醫學影像實訓中心,模擬真實的疾病影像特征,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習設備結構、操作流程及各類檢查技術,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訓效率。 深入制造業 新技術如何讓聲音"看得見"? 在生產生活中,如果發生細微的煤氣泄漏,僅依靠人的感官是很難發現泄漏點的,如今,新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就可以輕松地解決這個難題。 總臺記者 李承澤:這個小音箱是在利用超聲波的方式模擬氣體泄漏的場景,傳統的巡檢方式是需要有經驗的工人師傅到現場用耳朵聽或者涂抹肥皂水的方式,而現在我手中拿著的這個我國自主研發的聲學成像儀,在它的背面有64個麥克風陣列,它可以識別40米以外的聲音被稱為順風耳。通過人工智能和聲學成像,可以將聲音位置,通過小紅點的方式,包括強弱都可以顯示出來,就可以很順利的識別出氣體泄漏的位置。 參展商 陳琦:它應用在電力和燃氣行業,主要是可以檢測工廠中的一些氣體泄漏、設備故障、設備異響以及局部放電等問題,讓聲音看得見。像一些大型的變電站一次巡檢可能需要三個小時的時間,但是通過我們的設備去巡檢,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一次巡檢,大大提升了巡檢的效率和檢修的時間。 結合工業場景實際需求打造,大會上,還展示了具有工業文本生成、工業知識問答、工業理解計算、工業代碼生成、工業多模態等核心能力的羚羊工業大模型,可以從海量數據和大規模知識中持續進化,實現從提出、規劃到解決問題的全流程閉環,幫助企業構建“可持續進化”的大腦,深入到制造業全流程的“毛細血管”。 "虛擬保姆" 如何護電到萬家? 現代社會,人們在生產生活當中,每時每刻都離不開“電”。如何能讓每一度電都可以更快、更安全、更遠的傳到千家萬戶呢?這就離不開特高壓變壓器,它是保證特高壓線路輸電的重要裝置。如今,搭乘互聯網快車,這些變壓器也擁有了一個“虛擬保姆”,它有什么使命呢? 它可以實現變壓器現場安裝的全方位在線監控,從安裝質量到安裝進度都可以通過這塊屏幕,盡收眼底。既滿足對安裝現場的管控要求,也可以提升特高壓變壓器的現場安裝質量,在我國電力裝備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